恩施是迄今为止“全球唯一探明独立硒矿床”所在地,境内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,还是世界天然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区,被誉为“世界第一天然富硒生物圈”,获取“世界硒都”殊荣当之无愧,同时也是全球唯一获得“世界硒都”称号的城市。
全球唯一探明独立硒矿床
恩施境内的硒矿和含硒石煤资源,富集在二叠纪含硅碳质页岩中,且富含硒、钒、钼等元素组合。双河渔塘坝硒矿区位于恩施市东南73km处,是湖北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于1993年3月至1994年5月期间勘查的一个规模可观的独立硒矿床。该矿床的发现和勘查,填补了全世界无独立硒矿床的空白 。
地质探明硒矿床处于双河向斜北西翼的中段,主矿床呈板块状结构。核心矿区范围长6千米,宽1.5千米,面积0.88平方公里,含硒量均值3637.5mg/kg,含硒品位为230-6300mg/kg,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硒金属(工业纯硒)45.699吨,渔塘坝岩石中硒的含量最高达6300mg/kg,是国外已发现最高含硒岩石的11倍,改写了“硒不能形成独立工业矿床”的学术界论断,恩施市双河渔塘坝的硒矿成为迄今为止“世界罕见的唯一独立工业硒矿床”所在地。
硒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,工业硒广泛用于陶瓷、颜料、光学、太阳能、蓄电池、化工、饲料、保健品、生物肥料、生物制药、化妆品等十几个行业,被称为“工业产业的维生素”。
世界第一天然富硒生物圈
恩施境内由富硒土壤、富硒山泉水、富硒动植物资源聚集形成了天然富硒生物圈,在这里生长的植物、动物、微生物等,它们的硒含量明显高于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同类物种。
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2009年对恩施境内富硒岩层和土壤、农作物展开调查,证实恩施境内出露的二叠纪十余米厚的含硒石煤(含硒碳质页岩)出露是造成其岩层分布区内土壤、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及农作物中富集硒的主要因素,恩施市新塘乡、红土乡、沙地乡、白杨坪乡、板桥镇、沐抚集镇、巴东野三关等高硒区在公路边、田边、山边都有含硒石煤(含硒碳质页岩)出露,出露区的下游就是适宜耕种的农田,层层控制,形成立体分布的天然生物硒资源。恩施境内大量出露的含硒石煤经风化、雨淋、水迁徙进入土壤和水体,致使这些区域的土壤平均硒含量和面积、粮食作物、饲草饲料、畜禽产品、中草药及山泉水中硒含量是国内其它地区的十几倍至几十倍,形成独特的天然富硒生物圈。
专家研究发现,硒是人体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,已被证明具有防癌抗癌与延缓衰老的功效,长寿地区土壤中大都富含硒元素,富硒食品是难得的营养和保健佳品。恩施独特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范围内的生物硒资源、华中药库资源、天然氧吧、绿色生态环境等都是开发健康养生(养老)产业的理想之地,更是重庆、武汉两个火炉之间的避暑养生福地。
【长江巴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】
1、凡本网原创作品,版权均属长江巴东网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来源,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